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经济学考点一般是比较偏难的考点,通常考察一些经济学名词。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组比较相类似的两个经济学名词: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相比基尼系数出现的更早一些。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在1907年左右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这是一条从最贫穷的人口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这个理论听起来很绕口,不太容易理解。我们把这个曲线用横轴和纵轴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这样子:
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E1-E2-E3-E4-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可以说很恰当的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所以研究洛伦兹曲线就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洛伦兹曲线以及对一个国家经济长期观察,我们发现一个国家在贫穷时,其贫富差距就大些,在富裕时,贫富差距就小些。不过,我们国家则是一个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采用计划经济,国家整体贫困,那个时候我国的贫富差距很小,后来出现了改革开放,由于相关政策不完善,经济虽然好转了,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了。所以我们在用洛伦兹曲线分析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的时候仍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尼系数得创始者存在争议,一种说法认为是意大利学者基尼提出,也有一种说法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洛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无论提出者是谁,都并不影响我们学习这个知识点。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越不平均分配;反之,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说明分配的越平均。根据国际有关组织划定的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2,则收入绝对平均;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收入比较平均;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收入相对合理;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在0.5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由此可见,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是相类似的两个经济学名词。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如果基尼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同样根据基尼系数,我们国家也要引起相应的重视,因为中国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此以往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动荡。
对于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记忆,这样有助于我们同时理解这一组经济学名词,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名词解析: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三支一扶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