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9 21:07:46
备考2019年国考,在复习申论阅读申论范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去剖析期间的观点,更要让它成为你思路的一个引导,使你形成行云流水的写作思绪。公考资讯网建议考生:可以从模仿开始,由背诵、模仿优秀文章入手,多看、多读、多学。长此以往,自然而然融会贯通,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便会顺理成章的成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久而久之,申论文章这一大难点,轻而易举就能攻克。为此,定期推荐精挑细选的优秀申论范文,供考生背诵学习参考。
为什么要挤“黄金周”
今年“十一”长假前,一个被广为转发的段子这样写道:“黄金周去哪里?人少又便宜——办公室。”从1999年开始有了黄金周以后,黄金周的各种问题就被不断诟病,交通堵塞、景点拥挤、乱涨价等等,但是到今年已经20年了,黄金周休假并没有被改变。从各个景点游客爆满的情况看,选择去办公室享受“人少又便宜”的人肯定少之又少,到景点去人挤人的仍然很多。
设立黄金周的初衷之一是刺激消费,让人们有时间去花钱,从这个角度看,黄金周的确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2017年全年国内旅客达5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同年黄金周期间的游客就达7亿多人次,旅游收入近6000亿,无论是游客数量还是旅游总收入,都超过了全年总量的10%以上,可见黄金周对旅游收入的贡献有多大。
不过从旅游体验来看,黄金周就很难让人满意了。不管如何加强管理和完善服务,大量客流的出现必然导致混乱、服务质量下降和低质量的旅游体验。每年黄金周都会有相同的抱怨,高速公路成了停车场、旅游景点看不到风景只看到人、餐饮服务价高质次等等问题。集中的游客给旅游、交通部门也带来了巨大压力,交通、公安和卫生等管理部门全员上岗,工作量大大增加,而很多部门放假又导致正常工作停顿,工作安排被打乱。
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一直是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而黄金周所产生的消费是有目共睹的。按照旅游管理部门的计算,现在旅游对于全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10%,这意味着黄金周期间消费就超过了1%。如果注意到每年经济增长都在6%左右,就更可以理解这一个多百分点的意义。原来有人预测,随着黄金周的常态化和黄金周旅游体验的感觉变差,黄金周外出的人会逐渐减少,但是实际情况是,人们一方面在不断抱怨,另外一方面还在出行。
面对较差的旅游体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出行旅游?外出旅行必然有吸引人之处,而并非全是人挤人的痛苦。首先是良好的天气。从全国范围看,十一期间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季节,南方已经不太热,北方还没有进入冬季,夏天的雨季已经过去,气候比较舒适,很适合外出旅游。如果说一定要有一个集中的假期,十一应该是一个最好的时候。
其次,全国统一放假也给家人团聚创造了条件。平时一家人都有着不同的工作时间表,即使休假也很难聚在一起,现在是全国统一放假,难得一聚的人们统一停下来,所以扶老携幼、举家外出的很普遍。
但是选择十一外出旅行还有许多无奈。第一个无奈是缺少假期。尽管国家制定了工作人员带薪假期的制度,但一些人的休假权利往往得不到保证,或者因为工作紧张而不能休假,或者可以休假,但是休假的时间却不能选择,或者都可以保证,但是一家人的假期并不能完全衔接。对于许多人来说,黄金周外出是一个难得机会。
第二个无奈可能是示范效应。十一期间,周边的朋友、邻居和同事都外出旅行了,喧嚣的城市突然安静下来。长假开始前,很多人都在谈论外出的计划,长假期间和长假结束后,很多人又在谈论自己外出遇到的事情,或在朋友圈分享外出的照片和经历。这就给人们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长假期间必须外出旅行才对。从这个意义上说,黄金周创造了一种“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消费市场越来越大,与黄金周的示范效应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个无奈可能是一种自我的平衡。黄金周的安排打乱了正常工作节奏,延长了黄金周之前一周的工作时间并加重了工作负担,为了避免黄金周对正常工作的影响,不少人要加班加点赶在放假之前完成工作,造成了身心的疲惫。一旦放假,作为一种补偿,他们要在假期放松一下,要外出旅游消费一下,才可以平衡自己的紧张付出。
每年黄金周期间,都会不断听到抱怨黄金周的声音,但人们还是争相加入到旅行的队伍中,因此每年黄金周都有一个靓丽的结果,旅游人数在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也在逐渐增加。黄金周旅游毕竟是以降低旅游的体验为代价,包含了许多无奈的成分,随着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以逐渐改善旅游环境和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