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4 09:53:50
“南京彭宇案”已经过去了11年,而老人摔倒要不要扶仍然是一个难度指数颇高的技术性问题。拍视频、找监控、寻求证人,这些技术指南已经深入人心。可是面对即便是铁证如山的讹诈,讹诈者也往往是,两手一摊,说道:“我没文化,我又不懂法”。好人也只能一肚子委屈无处宣泄。
讹人者何以如此嚣张,因为付出的成本特别低,成功了既可以不劳而获,还可以省下一大笔医用开销,失败了无非是口头批评,教育了事。 道德谴责隐藏着朴素的舆论正义,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可是很多时候,道德谴责只对有道德者有用。在“扶不起”中,讹人者早已经没有道德感和耻辱感了,只剩下功利判断。
今年9月,浙江金华一80后小伙骑电动车经过一路口时,扶起一位骑电动车摔倒的老人,没想到对方反报警称是被他撞倒。事发后,交警通过足足工作4天走访,终于调取事发路段店家监控,清楚地还原了真相,证实小伙未撞到老人。事情到这里并未结束,铁证如山,讹人一家仍然无赖嘴脸,道歉没有一句,误工费也不肯赔一毛,气得小伙决定要起诉解决。讹诈者还无所谓地说“那你起诉好了”。然而采访到办案警官,居然认为“道歉就行,起诉就有点过了……”
对“起诉是不是有点过了”这个说法,网友们基本压倒性地一致支持小伙子起诉。小伙子乐于助人,好多人以为以德报怨就是道德的真谛,其实不然孔夫子就曾经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就可以了。法律和执法者就更不能和稀泥、姑息迁就。老人摔倒该不该扶, “好人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做好事者“不敢扶”的担忧。可为何“扶人被讹”事件仍层出不穷,屡屡上演。其背后不仅只是道德问题,更是社会治理的综合问题。。
对于讹诈者,不是没有法律制裁依据,也不是没有依法惩治的前例。2013年,重庆市达州区三个小孩扶起一74岁老人,做好事反而被讹。一开始,在当地司法所主持下达成了三小孩家各付2500元给老人的协议,后来孩子家长不服以敲诈勒索为由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当地警方调查后认定老太讹诈,对其作出治安拘留7日的处罚(因年龄大不执行),老太儿子龚某行拘10天,并处罚款500元。这个号称“老太摔倒讹人被罚第一案”的事件,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对弘扬正气起到了一定作用,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但评论君认为前路依然漫漫,如果案件没有反转,老人获利7500,反转后赔偿500,惩罚与获利之间依然不可道理记。
扶不起已经让人们胆战心惊,颤颤巍巍了,什么时候能出现讹不起。在“不敢讹、不能讹、不想讹”中,最理想的是“不想讹”,但目前务实一点的做法是在“不敢讹”上多做一点努力,对于讹人者加以法律的约束和惩处。最后实在扶不起,可以选择买一份基金—— 去年7月份,由非营利性的公益慈善组织——辽宁省众德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扶老人风险基金”正式设立,首期扶老风险基金金额为20万元,基金时效至2020年底。多么诡异可悲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