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6 17:16:55
“弦外之音”是近年来行测考查频率显著提升的一种题型——隐性主旨题。何为隐性主旨,即作者想说却未明说的话。那么如何去识别这种题型呢?
第一种:文段引出一个问题。
例:50年前,世界人口大约只有如今的一半,人类曾希望用所谓的“绿色革命”阻止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杂交种子和化肥使用量的猛增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人类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统计显示,与我们父辈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下全球的粮食产量翻了将近一番,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农业生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增长了两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对粮食危机的本质认识不足
B。杂交种子和化肥并非“绿色革命”的本质
C。解决问题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D。“绿色革命”并非解决粮食危机的良药
[解析]文段共三句,第一句指出我们曾通过绿色革命解决粮食危机,第二句对上文的做法进行了评价,取得了效果但付出了代价。第三句通过统计的数据来佐证第二句的观点。从句间关系不难分析出,重点在第二句,那么从作者的感情倾向来看,付出了代价肯定是不好的,所以作者的真实意图是不希望我们付出代价。对比选项,C为同义转述。
第二种:引出问题—分析危害(或原因)。
例:面对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是,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经验显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产生恐慌心理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正常反应
B。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C。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其实不必慌张
D。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
[解析]第一句引出话题,恐慌是本能,属于正常反应。第二句转折,过度恐慌危害比事件本身更可怕。第三句举例论证第二句的危害。故而重点在第二句。立足作者的角度,危害如此严重,肯定要避免,所以作者的真正的意图是让我们不要过度恐慌。对比选项,D为正确答案。
通过以上两道例题,相信各位同学对于隐性主旨的文段特征已有所掌握,如果题干出现负面问题,或者是对问题的危害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作者是希望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要能够get到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不是只看到表面,选择对问题本身的描述选项。